2020年2月,北京正處于新冠疫情一級防控期間,各單位積極響應開展居家辦公、網絡辦公。公路上、地鐵上,車流、人流較往日少了許多。在這種背景下,中天恒評價項目組一行4人根據A集團內控評價工作需要,克服了疫情的緊張情緒,嚴密防護進駐了A集團工作現場開展內控評價項目工作。

雙方通過精誠合作,一鼓作“氣”,順利完成項目工作,并受到集團領導的積極肯定。

本次內控評價工作,緊密圍繞了評價目標,通過創新評價模式,嚴控評價過程、系統識別風險;通過把關評價結果,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突破傳統桎梏,沾點“俠氣”
甲乙雙方的關系,在以往的工作中很微妙。雖然名義上是合作關系,但是乙方作為提供服務的一方,要接受甲方的監督。由于甲方對項目投入過少、項目信息不對稱、表達溝通等方面原因,甲乙雙方在合作中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能始終相處融洽的少之又少。這種情況下不利于雙方發揮優勢協同工作,也不利項目組成員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本項目中,A集團審計部非常重視此項工作,派出3人團隊,由始至終與項目組共同堅持現場工作。大家在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快樂工作。彼此打破界限、相互信任、取長補短,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正如工作組的花名一樣,“內控七俠”,仿佛與金庸小說里的人物實現了夢幻聯動,“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就是這么一點“俠”氣,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促進了項目組和甲方團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打破了甲乙雙方以往的壁壘,形成了一種極為寬松的工作氛圍,最終促使內控評價工作的順利完成。
為將“促進內控評價效果,加強全員內部控制意識”的評價目標切實落到實處。同時,也為新冠疫情期間減少接觸,經雙方協商,本次內控評價優化了評價方式。以往集團總部的評價工作由評價項目組為主導、各部門配合的方式實施評價。今年,首次嘗試采用“部門主評,評價項目組指導復核”的方式實施內控評價。這樣一來,一方面減少了評價溝通成本,提高評價工作效率,同時也促進換位思考,主動查找差距,思考工作中薄弱點以及內控措施的有效性,達到全員內控。
在評價范圍上,結合新型冠狀病毒突發公共事件,將重大風險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是否健全、有效納入了評價范圍,使“形”和“實”更接近“地氣”。
三、豐富呈現成果,加點“才氣”
在最終結果呈現上,評價項目組也進行了豐富和完善。一是擺脫評價標準桎梏,從風險角度充分揭示風險,本次評價項目組在發現缺陷事項和提出整改建議以外,特別提出多項提請關注事項和管理提升事項,針對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強化歸口部門監管職責,規范信息系統管理活動,完善重要制度建設規劃,提高風險意識,提升管理效能。二是總結共性問題,識別系統風險,提出整改建議。如:評價項目組在對內控缺陷匯總分析過程中,發現板塊企業中普遍存在招采不規范或者資金管理不相容崗位未分離、賬務處理不規范等共性問題,建議開展內控專項檢查。三是及時溝通缺陷,促進立查立改,堵塞管理漏洞。如:評價工作組在評價過程中,發現集團OA系統的合同付款申請環節,可手動輸入合同信息,可能導致未生效的合同也能發起付款申請。經溝通,歸口管理部門及時優化系統,堵塞管理漏洞。四是通過表面問題,深挖缺陷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如:評價工作組發現某子企業存在董事會決議傳簽過多、審計報告未及時過會等問題,經與該單位多輪溝通,了解到問題原因是董事會召開次數不足,故評價工作組從問題根源入手,提出整改措施。
在描述內控缺陷時,評價工作組為了提升閱讀感受,省去了長篇大論地“引經據典”,而是用簡潔、易懂的語言描述問題和依據,使報告使用者第一時間了解問題所在,降低了對方的閱讀負擔。
四、創新評價工具,創點“新氣”
本次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7100份,參與問卷調查的人數占集團體系內總人數的74%。
通過對回收的問卷進行分類對比分析,評價工作組得出調查結論三項、并據此提出相關建議。
通過問卷調查成果的分析運用,有助于確定內控建設和運行的方向及重點,促進內控體系持續優化;探究內控評價的內涵和外延,保障內控評價持續有效;推動基層單位內控管理工作常態化。